可能因为您的浏览器不支持样式,您可以更新您的浏览器到最新版本,以获取对此功能的支持,访问下面的网站,获取关于浏览器的信息:
[1] 吴媛媛, 蒋桂华,马逾英,等. 白芷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[J]. 时珍国医国药,2009,20(3):625-627.
[2] 王梦月,贾敏如. 白芷本草考证[J]. 中药材,2004,27(5):382-385.
[3] 庄俊嵘,徐德生,刘力,等. 白芷的功效与临床应用[J]. 上海中医药杂志,2013,47(6):82-83.
[4] 吴春艳,王宇. 中药白芷临床应用浅析[J].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,2015(11):1668-1669.
[5] 彭梁,马爽,柳杰,等. 中药白芷活性成分的研究进展[J]. 安徽农业科技,2015,43(22):57-58.
[6] 蒋运斌,卢晓琳,杨枝中,等. 与硫熏加工相关的白芷化学成分研究[J].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,2013,19(22):74-78.
[7] 吴晓毅. 多种分析技术对白芷硫磺熏蒸的创新性应用研究和β-谷甾醇标准样品的研制[D]. 北京:中国中医科学院,2015.
[8] 韦玮,杨秀伟,周媛媛. 杭白芷正丁醇溶性部位化学成分研究[J]. 中国现代中药,2017,19(5):630-634.
[9] 肖永庆,李 丽,游小琳,等. 白芷质量标准研究[J]. 中国中药杂志,2004,29(7):654-657.
[10] 唐策,范刚,张艺,等. 道地药材川白芷的质量标准提高研究[J]. 中国药房,2013,24(3):235-238.
[11] 梁波,徐丽珍,邹忠梅,等. 川白芷的化学成分研究[J]. 中草药,2005,36(8):1132-1135.
[12] 黄新苹,包淑云,杨隆河,等. 中药川白芷的化学成分研究[J].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(自然科学版),2011,39(4):88-90.
[13] 张国彬,薛敦渊,李兆琳,等. 杭白芷精油化学成分研究[J]. 兰州大学学报(自然科学版),1989,25(3):159-160.
[14] 国家药典委员会.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. 一部[S]. 北京: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,2015:105-106
[15] 郝旭亮,张永文. 中药质量标准中建立多指标含量测定的必要性浅析[J]. 中国执业药师,2009,6(9):31-33.
[16] 王婷婷,陈晓辉,胡庆庆,等. 白芷质量的HPLC指纹图谱评价方法[J]. 药学学报,2006,41(8):747-751.
[17] 史 洋,雷云,许海玉,等. 白芷中 3 个主要活性成分含量测定及其质量评价研究[J]. 中国中药杂志,2015,40(5):915-919.
[18] 舒翔,叶小春,陈军,等.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白芷中欧前胡素和异欧前胡素的含量[J].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,2017,37(5):427-429.
[19] 丁锐,陈亚龙,张海旭,等. 都梁软胶囊和滴丸中川芎和白芷的鉴别和含量测定方法研究[J]. 药物分析杂志,2015(12):2168-2172.
[20] 王 鹰,杨永超. 聚类分析方法在中药分类中的应用初探[J]. 中国中医急症,2012,21(4):551.
[21] 周冰,刘培,陈京,等. 不同产地白芷药材中香豆素类及多糖类化学成分的分析评价[J].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,2015,31(1):68-73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