可能因为您的浏览器不支持样式,您可以更新您的浏览器到最新版本,以获取对此功能的支持,访问下面的网站,获取关于浏览器的信息:
[1] 陈全平. 学术期刊数据政策及相关研究[J]. 图书与情报,2015(5):9-15.
[2] 黄晓斌,张欢庆. 我国情报学高被引论文分析[J]. 情报科学,2018,36(1):54-60.
[3] 屈清慧,张馨洋,黄崇亚. 基于三七为研究对象的高被引论文研究[J].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,2018,34(11):1365-1373.
[4] MOED H F. The impact-factors debate: the ISI's uses and limits[J]. Nature,2002,415(6873):731-732.
[5] HIRSCH J E. An index to quantify an individual's scientific research output[J].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,2005,102(46):16569-16572.
[6] 贺德方. 中国高影响力论文产出状况的国际比较研究[J]. 中国软科学,2011(9):94-99.
[7] 牛昱昕,宗乾进,袁勤俭. 开放存取论文下载与引用情况计量研究[J]. 中国图书馆学报,2012,38 (4):119-127.
[8] 陶云海. 天麻药理研究新进展[J]. 中国中药杂志,2008,33(1):108-110.
[9] 陈维红,罗栋. 天麻素、天麻多糖药理作用研究进展[J]. 中国药物评价,2013,30(3): 132-134.
[10] 田春梅. 天麻的药理学研究进展[J]. 哈尔滨医药,2010,30(4):71-72.
[11] 杨国立. 国内图书馆学高被引论文分布特征及产生机理分析[J]. 国家图书馆学刊,2013,22(5): 45-52.
[12] 陈敬宇. 作者合作与时间因素视角下的作者影响力评估[J]. 情报杂志,2017,36(6),186-191
[13] 接雅俐,汤先忻. 高影响力论文是名牌医学期刊的特征[J]. 编辑学报,2008,20(1):93-94.
[14] 韩维栋,薛秦芬,王丽珍. 挖掘高被引论文有利于提高科技期刊的学术影响力[J].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,2010,21(4):514-518.
[15] 王维朗,游滨,张苹,等. 科技期刊高被引论文对编辑工作的启示[J]. 编辑学报,2016,28(6):572-574.
[16] 邓妍,郭海强. 多项基金资助对期刊学术质量的影响研究[J]. 科技与出版,2018(8):130-136.
[17] 周晓英,董伟,朱小梅,等. 图书馆学情报学高影响力论文特征及所反映的学科差异分析[J]. 中国图书馆学报,2012,38(4),99-109.
[18] 张垒. 高被引论文的特征因素及其对影响因子贡献研究[J].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,2015,26(8):880-885.
[19] BORNMANN L. How are excellent (highly cited) papers defined in bibliometrics? A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the literature[J]. Research Evaluation, 2014, 23(2):166-173.